台灣博物館之美 |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收藏承襲自宋、元、明三朝宮廷,再加上清朝的收集,文物極為豐盛,中華民國成立,一直留住在紫禁城北部的內廷中。
民國三年(1914)政府在紫禁城南部的外廷設立古物陳列所,並將前清熱河避暑山莊和瀋陽故宮的文物撥交該所。故宮遷來台北之後,陸續擴建數次,陳列空間逐漸擴大。
|

(照片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攝影者:蕭綱侯)
|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營運目標本在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並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以擴大社教功能,組織乃隸屬於行政院。
國內外人士對於故宮博物院的深刻印象,除博物院的建築本身典雅美觀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對中華文物的保存與研究,使其名列世界著名博物館之林,更是台灣最著名的觀光景點。
|

(照片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攝影者:蕭綱侯)
|
八十九年(2000)五月,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勝接任院長,以去政治化,回歸藝術文化本質經營國立故宮博物院,揭櫫本土、中華與世界兼具的多元文化觀,注重美的普世性,本乎人性,成就人文,不以國家民族之榮耀為限,故宮博物院因此更走向新的風貌,得以更開放前瞻的視野與胸襟,收納現代中華藝術與世界藝術之精華,而更增其多元豐富的時代風貌。
|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本館展示結合科學精妙與藝術之美,傳達了整個地球演化
之自然史觀念及生命故事。館內有兼具娛樂價值及大眾教育功
能的科學中心與太空劇場;展示以自然史和自然現象為主題的
生命科學廳;中國科學廳展示自成系統,旨在傳達中國的科學
與文明;地球環境廳展示以闡釋環境能量與生態之相互關係為
主旨。 |

(尋找美麗心台灣檔案照片) |
生動有趣地深入各主題,以提高教育社會大眾的效果。在植物公園開幕及開放參觀後,使自然科學博物館建構更
具本土化。全區建有一座熱帶雨林溫室及蒐羅756種臺灣原生種植栽,並將臺灣低海拔劃分八大生態區,增進國人認
識、親近瞭解臺灣植物生態。 |
|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照片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攝影者:徐世榮)
沒去過嗎?沒關係,這個網站提供的3D虛擬實境導覽系統,把館內各樓的實景收錄在網
上,讓人不用出門也可以觀賞。此外也提供了各團隊的參觀,各級學生的競賽培訓,及
便民的單一窗口與網路服務。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提供最新的特展資訊,以及有趣的科學教育活動,同時也有相關研習的公告,以及提供
終生學習的教材,也有館內的導覽,大螢幕電影院與數位博物館的介紹。
|
國立歷史博物館

(照片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攝影者:徐世榮) |
本館創立於民國四十四年,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地
方文物為輔,其中包括河南新鄭、輝縣及安陽出土的銅器;洛
陽地區出土的先秦繩紋陶、漢代綠釉陶、六朝舞樂俑、唐三彩
等。繼而在政府機構的撥交及四百餘位私人收藏家的捐贈下,
使得館藏益為充實。
在確定收藏方針方面,除了珍藏中原文物外,並加強閩臺地
方文物之蒐集,使本館成為我國以常民文化為特色的收藏重
鎮。
|
|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籌建緣於卑南遺址的搶救發掘,它不但是國內第一座以史前
和原住民文化為範疇的博物館,也是臺灣東海岸第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展示主題以臺
灣自然史、臺灣史前史以及臺灣南島民族為主,完整保留了卑南考古遺跡的原貌,同時
開放式的展覽設計,兼具博物館、考古遺址和自然生態公園的博物館。
|
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由西洋繪畫雕塑、樂器、古兵器、自然史、古文物等五個部門組成,館
藏內容豐富多樣,包括了西元前八世紀的埃及文物、世界頂級的珍貴名琴,到數百
年前的日本武士刀、文藝復興與巴比松等畫派的經典之作,以及獨步全亞洲的鳥類
標本等多元文化的收藏,可以讓觀眾即使不出國,也能欣賞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精
髓。 |
國立台灣美術館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設置目標是要保留、維護並推廣傳統技藝文化,
展現傳統藝術之美,豐富國人的生活內涵。園區的展示系統分為動態展示
和靜態展示,動態展示以市街聚落區以及水岸的露天舞台、田園景觀區等
之技藝展演活動為主,靜態展示則以「展示館」的傳統工藝美術與「戲劇
館文物陳列室」的音樂戲曲相關文物之展示為核心。 |
|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隸屬於教育部,係我國唯一以藝術教育推動為核心工作之文教機
構,其中藝術教育之研究、推廣、輔導,更是一項至為基礎性的任務。除了協助政府部
門及各級學校建構整體完整的藝術教育體系,策劃推動各種藝文教育措施,積極蒐整、
研編各類藝術教育資料,俾發展成為藝術教育資源中心,並配合終身學習政策,將美育
推廣普及於縣市城鄉社教機構與學校。 |
台北市立美術館
作為台灣首座現代美術館,就功能上而言,舉辦同時策劃當代藝術展覽,蒐集、典藏台
灣地區美術發展之代表性作品、研究美術學術、推廣美術教育以及推動國際交流,以期
使市民生活與美術館結合。除了是個藝術、文化機構外,美術館也是一個對話、休閒、
提昇心靈生活的空間,結合主題餐廳、咖啡廳、藝術書店等都會休閒設施,朝向多元
化、精緻化的方向發展,達到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美館位於高雄市鼓山區,為高雄地藝術發展重鎮。收集有豐富藝術資源,並提供多樣
的展覽,和週邊規劃中的內惟埤文化園區,包含美術館與美術公園,在塑造一個與自然
和諧的都會文化園區之理念下,充份利用空間分隔與動線規劃之配置設計,營造出美術
公園藝術化的特色。
|
台灣網路美術館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規劃,藝術家雜誌社執行製作的台灣網路美術館,介紹了在
台灣曾留下足跡的美術家簡史,提供名作的賞析美術品的簡介,以及台灣美術發展之概
說,是深入了解台灣美術發展歷史的重要資源。
|
袖珍博物館
袖珍博物館的精神標誌是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玫瑰豪宅 Rose Mansion」的外觀造型所演
變而來。
而袖珍博物館的精神標誌即是濃縮了「玫瑰豪宅」的建築特色,象徵袖珍藝術
的精緻、逼真、夢幻、
浪漫、唯美的精神呈現。1993
年開始籌設的台灣袖珍博物館,目
前館內已典藏了二百餘件收藏品,歡迎你一同來感受袖珍世界的奇妙與樂趣。
|
台灣戲劇館
台灣戲劇館是台灣第一個公立地方戲劇博物館,是文建會的地方特色館之一,其發展特
色以
歌仔戲為主,傀儡戲為輔,在館中有各自的展示空間,企圖透過演出、展示、推
廣,
加強民眾深入了解傳統戲劇藝術之內涵,同時致力於傳統戲劇的保存與推廣,
讓民
族藝術與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相結合。
|
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陶瓷館致力於展現台灣陶瓷文化,激發社會大眾對陶瓷文化的關懷與興趣,企圖提
升鶯歌陶瓷產業與地方形象,推展現代陶藝創作,促進國際交流。積極參與台灣陶瓷文
化之調查、收藏、保存與維護,以供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之用。
|
古楓布農博物館
這裡詳盡的介紹了布農族的傳說、農耕、狩獵、飲食、祭儀、編織、樂器和山林獵物等
生活方式與習俗, 內容簡要詳盡,是深入了解布農族特色的一個媒介。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照片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攝影者:冠群攝影)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位於屏東縣車城鄉,西臨蔚藍的台
灣海峽,建築配置可區分為:博物館(台灣水域、珊瑚王
國、世界水域三大主題展示館、行政與教學中心,由一共同
大廳串連而成)、水族實驗中心、服務設施、研究大樓、維
護設施、國際會議中心以及學研中心等數個主要建築區。
|
座落山水之間的博物館,整體規劃理念主要以展現「水」的精神與特性為主,以低密度
的建築開發,分散機能相異的建築物並以步道相連接,維持了與原有自然環境的和諧關
係。 |
國立台灣博物館

(照片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攝影者:蕭綱侯) |
這座從上一世紀初就屹立於臺北火車站前的博物
館,座居清代臺北城東西主軸與南北次軸交叉點,以其典
雅莊嚴的建築、豐富多樣的展示蒐藏與核心的地理位置,
成為重要的歷史地標之一。對初次造訪者而言,博物館代
表臺北的繁榮,也提供了一個認識臺灣的歷史櫥窗。 |
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仍延續當年創館時的規模,目前設有人類學、地學、動物學、植
物學及推廣組等五個研究組,蒐藏研究以臺灣本土的文化歷史、生物物種及自然現象為
主要方向,並將成果透過主題展示、教育活動、出版及各項合作計劃等方式呈現與延
伸,服務廣大群眾,達到博物館教育的目標。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攝影者:王智弘)
|
位於中興新村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為總統府所屬唯一的三級機關。其園區內三棟大樓分別是史蹟大樓、文物大樓、文獻大樓,其中文物大樓與史大樓都是免費參觀的,想瞭解瞭解臺灣的史事嗎?想看看臺灣的文物嗎?來一趟國史館保證讓您不虛此行...
|

(攝影者:王智弘)
|

(攝影者:王智弘)
|

(攝影者:王智弘)
|
史蹟大樓展示臺灣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且依時間的演進順序,讓您充份且有條理脈絡地瞭解臺灣的史事,共有一至三樓陳設的六個展示室...
|
文物大樓有許多臺灣的文物,如雅美漁舟、富貴平安玻璃花瓶、四季平安吉祥長壽公媽龕、古早的灶腳、神奇的漢醫藥及文物...
|
文獻大樓的鎮館三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公文類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文書等,彌足珍貴。其珍藏了許多重要的檔案史料...
|
|